作者介绍:王秋越,人文艺术学院2021级传播一班,大学生记者团团长。
2019至2020年担任读者杂志社栏目编辑,从2019年至今,参与人民日报、新华网、新京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秦楚网、郧阳网等多家国家、省市区级媒体通讯报道及实习记者身份。“bet36365路检测中心秋季运动会”、“bet36365路检测中心的您蹲下、我站起网红校长”等多篇新体推文冲上权威媒体、微博、抖音热搜。500px,图虫,武汉大学生摄影联盟成员。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多项赛事累计获奖逾十次。多篇新闻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网、湖北日报等媒体收用。擅长AU音频处理、Pr视频处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媒体运营、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媒体文字编辑、多文体编辑等内容。
如果说信仰的存在是一种力量,那就坐上一趟去往拉萨的列车,36个小时后,当苍劲的土塬和白色的雪山融为一体后,隔着车窗看到的风景,相得益彰的动人就是找自己和世界的钥匙。在西藏,城内就是自己,城外就是世界。
Z165 火车上就是好景色
前后近四十个小时的硬座,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坐过去的。
从山峦到黄土高原,再到窑洞戈壁,前半段的旅途能用瓜子花生扑克牌去消遣,魔鬼路段要从换乘西宁供氧列车开始。摇摇晃晃和超足的暖气,换乘三个小时后就难受了起来。头疼和上吐下泻在厕所和车厢连接处不停转换地滋味当时自己只能仰天长啸后悔了。
可是,当晨曦第一道光铺进可可西里时,硬座上的人们可以用“苏醒”形容。现在回忆起来,似乎可以说,进藏列车外的阳光是有魔力的,它能挡住夜里格尔木刺骨之冷,可以把光芒放在雪山顶上舞蹈再去埋下一个个祝愿,也可以看到错那湖的冰面和地平线相织后被太阳划破,牦牛群和藏羚羊去感受与冰与火错落被高原媲美的节奏感,火车就在数万人挥洒青春的青藏铁路上奔过青海湖,穿过唐古拉,闪过安多那曲的阳光,就能赶在夜幕挂上天空前进入圣城。
与5000米的山口比肩时,就已经赢得全世界
来西藏,最勇敢的事情是什么?爬山!
把景色从四车道旁的楼宇渐渐蜕变成单行道旁的牛群,绕过比十八弯还不知道多多少弯的登山路,就能和一座座山峰亲吻。自驾的自己说难受,报团的朋友说难受,同行的还做了个新词——“长脑子了”。
可是,和山峰比肩的感觉真的很棒。苏杭的景色如叫婉约浪漫,那西藏里站起的峰峦聚合,只能用苍劲去形容。山脉的鬼斧神工已然忘却自己所在何处。只记得,山口的一串数字前,是羊卓雍措、纳木错、卡若拉冰川的天湖统一后单单把地甩老远的参差别致,而自己,踮起脚尖,张开双臂,让风拂过身体,眼前的,可以是全世界。
吃在这里有了第二种表达方式
我在想,西藏的美食代表是什么?后来觉得,最最最最最能代表西藏美食的,可以是——茶。
到西藏后在餐厅吃的六餐里,总会在点菜前上一盏茶,一口茶后,才能看厨房里是何佳肴,才能感受牦牛肉和尼泊尔甜茶相融后的丝丝沁甜打破肉质紧实,才能观察烧烤料怎么包裹住羊肉和蒜头小葱的腥与辣,才能辨别青稞透过酸奶在嘴里爆炸和青稞面配上牛肉使用有什么区别,才能看见吃完干干净净的碗里其实还装着一份初心。
信仰,贯穿了每一个西藏元素
我最开始认为,可以代表藏族人民信仰的地方是布达拉宫。从四十度抬到近乎九十度的坡,能看见的,不只是孩童和中青年人。可以看到地面上拐杖的影子;可以望见皲裂的双手仍然坚定握着酥油瓶;可以感受四肢并用的精魄。我想,那些意志力,都在被供奉酥油的灯盏和钱币的祝愿中燃起了千百年来生生不灭的希望。
后来我认为,最能代表信仰的地方,是八廓街和大昭寺。数公里的石板上留着三步一叩的印记,那些语速很快的经文里我不曾听明白是何意,可我想,念珠在手里滚动的脉络,依稀看见数公里的双手合十的跪拜礼通往何处。
再后来我又改变了主意,是因为信仰装在哪里都不如活在藏族历史千年的脉络里。两个小时还不曾见识过它的半壁江山,我成功被浩渺的西藏博物馆吸引。当时走出博物馆后,我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此后,西藏所有的景色和信仰,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走过茶马古道,我明白茶文化里给予了藏族人民别样的人文关怀。千百年来政权更迭,华夏民族和藏族的交流都在生动文物里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史馆里每一面模样,都是罗布林卡之外的青藏高原里千年里的传奇故事。我深知言语浅薄无法用三言两语去概括一座辉煌的典籍,只希望,进藏的每一支格桑花,都能在自己的行程里多出一次计划。
关于一场特殊的际遇
计划的最后一页,本以为终于拉萨站,却未想到结束在返回的Z166列车上。
深夜休憩之时,车厢连接处认识了一位日喀则的藏民族朋友,和我聊起童年、生活和梦想。驯马时的一跃而起;牦牛小羊与自己童年的际遇;哈达的三色和再三邀请去做客;祭祖时的严谨的仪式……两个民族的少年分享着各自头脑里的记忆,互相感受纷呈的故事。
透过结了冰的车窗,我一直感到很温暖。倒不是他的言语总爱用“您”“请问”“哥哥”这些让我不好意思的词语,也不是“哇,我感觉我今天才算遇到了真朋友,哥哥你真的是我目前见到的最厉害”的恭维之语。在讲述他的童年故事里,透过眉飞色舞间,一件件我闻所未闻的事情能奇迹般地刻画进我的脑子中,那些藏族人民心中的初心和一份份中华民族体系里的责任和担当,那些祭祖、哈达、剃发为僧的奇幻故事里,我想,我如此珍惜这样一位朋友的情怀。
他和我说:“想冲四川大学。”
他和我说:“藏独”不存在的,都是中国人。
他和我说:“童年蛮苦,但还有很多愿望和梦想。”
我和他说:“我会尽我所能和你一起敞开臂膀,并在不久的将来和你在日喀则享受骑马的乐趣。”
我总是在想,什么样的模式下能够让淳朴的民风里保留进如此宝贵的信仰。网上有些网友说“怕”,我仔细想想,倒是有一分道理的。从青藏高原上的极端环境,一位位先贤用自己的果敢冲出地域桎梏,无数人民得以繁衍生息,迈进未来。他们“怕”,他们怕忘了本,忘了通往珠穆朗玛峰感受日照金山祝福的小路是谁曾经的伟绩;他们怕断了情,绝不存在风调雨顺的环境里又是多少人的团结一心;他们也怕没有把自己的素意传达到收件人的地址那儿,证明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以及,“扎西德勒”普惠每一份恩泽的声音。
西藏
我想,我找到了自己,也找到了心中的世界。
排版编辑:黄鏐燕
审核:刘炫 张萌